邱于峻1、林煜軒* 2

1馬偕紀念醫院 精神醫學部、2國家衛生研究院 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


我們在此對於近期發表在《刺胳針》「1990到2017年間中國與各省的罹病率、死亡率與危險因子:2017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系統性分析」的論文,以及該論文的結論「中國在降低許多疾病負擔的成果,有著長足的進步」提出方法學與倫理議題的質疑。

這篇論文將「台灣,中國的一省」資料納入分析,而且宣稱因為中國健康政策而降低了疾病負擔的結論,這在研究方法上是有大有問題的。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的民主政府與健康政策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例如台灣在1984年實施了全世界第一個B型肝炎疫苗全面接種;而中國則大約在二十年後的2005年才有B型肝炎疫苗全面接種的衛生政策。因此,我們顯然不能把台灣與中國的資料合併在一起,探討B型肝炎疫苗接種對肝癌發生率減少的影響。此外,台灣在1995年實施的全民健康保險,到了2004年時已經達到99%的納保率;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所沒有的。

這篇論文在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也有許多問題。論文在研究方法中明確提到這些資料是來自「2003年所建立的國家級死因資料通報系統」;而香港與澳門的資料則不在這個系統中,是從世界衛生組織得來的。這篇論文在表格三與表格四中,把台灣稱為中國的一省;但是論文的方法學中沒有提到如何收集到台灣的資料,也沒有在論文中討論任何台灣的狀況。這篇論文的附錄有完整地附上各省的原始資料,但是在附錄第278頁中,原本依照字母排序「四川」(Sichuan)與「天津」(Tianjin)之間可能要有的「台灣」(Taiwan);卻沒有任何台灣的數據。這是因為台灣根本不在這個資料庫中,也沒有向中國通報任何的資料。而論文中台灣相關的資料,最可能是來自「健康指標及評估研究院」全球疾病負擔的開放資料庫(資料庫的網址為http://ghdx.healthdata.org/)。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全球疾病負擔資料庫中,台灣與中國是列為兩個不同的國家;與這篇發表在《刺胳針》的論文所宣稱台灣是「中國34個省級單位之一」是完全矛盾的。事實上,研究團隊2016年發表在《刺胳針》探討中國全球疾病負擔的論文中,並沒有把納入台灣的資料,論文也說是「分析中國33個省級單位」。同一位論文通訊作者另一篇2019年發表在《刺胳針-公共衛生》的論文分析「中國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有提到台灣,但是卻言明「沒有任何資料」。然而,在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這篇論文圖四中,卻又出現了台灣交通事故死亡率的資料。綜上所述,這個研究團隊在《刺胳針》期刊所發表的這一系列的論文中,在研究方法上彼此都互相矛盾衝突(圖一)。



「健康指標及評估研究院」對全世界提供全球疾病負擔原始資料的合作單位,包括台灣的衛生福利部,有一項協議合約規定:「健康指標及評估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必須遵守「如果有和合作單位有關的初步分析結果,應該通知所有合作單位,並且收集這些合作單位的意見,還要整合各合作單位與論文審查委員的意見」。然而這篇2017年中國全球疾病負擔的研究,竟然引發了台灣衛福部長陳時中對於論文將中國列為台灣的一省這項謬誤,撰文提出正式的抗議。

而《刺胳針》期刊對於臉書社群上,對這份研究將台灣列為中國一省的廣大的抗議回應道:「這篇論文依循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指引: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這篇論文和其他健康研究分析的國際標準一致;除非這些標準指引有改變,我們不會改變任何對台灣的描述」,但我們從兩篇《刺胳針》期刊的論文(2019年把台灣納入「中國34個省級單位」與2016年沒有台灣納入的「中國33個省級單位」分析),顯然可以指出《刺胳針》期刊自己所宣稱的標準根本是截然不同的。

我們認為這篇論文有重大的方法學與研究倫理問題。把健康政策不同的台灣和中國合併在一起研究,不僅產生偏差的結論,也極可能有違研究倫理;我們同時也質疑《刺胳針》刊登論文的標準與審查過程的嚴謹性是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