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圖取自《報導者》。
青少年憂鬱與自殺機率攀升,是近年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公衛危機,其中網路行為問題是重要因素。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一份《青少年網路不當行為與自傷風險的關聯(Association between adolescents’ problematic online behaviors and self-harm risk)》大型調查發現,有1.3%中小學生曾發生性私密影像外流、1.1%遭遇過網路霸凌、0.9%則曾是網路霸凌的加害者、 0.7%有網路遊戲成癮問題,都是導致青少年自傷風險升高的重要關鍵。
研究負責人之一、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暨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林煜軒指出,其中,性私密影像外流是自傷最嚴重的危險因子,自傷風險增5.16倍,且這三大危險因素通常非單獨存在,而是彼此交錯形成多重壓力,讓風險更高。
這項針對全台10~18歲青少年的大型網路行為調查,依據人口比例進行抽樣,包含全台灣北中南東離島各區域、各年級共8,446人,調查他們的上網習慣,並且比較性私密影像散佈、網路遊戲成癮、網路霸凌、傳統霸凌(包含受害者與加害者)與自傷風險的關聯性,發表在《情緒疾患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研究發現,性私密影像外流(Sexting)與網路霸凌常交織發生,是最強的自傷風險因素;而網路霸凌無論加害者與被害者都可能有自傷行為,且與真實世界的霸凌高度重疊;網路遊戲成癮則可能是其他心理困擾的表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