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醫記錄器 「行醫記錄器」是國衛院林煜軒醫師開發的全自動工時記錄App。主要的原理是利用手機的GPS,以極低耗電的模式,自動計算您在醫院的工作時間。不需要傳統的打卡、也不必每天紀錄,您只需要微調「行醫記錄器」自動幫你計算的結果。自動計算的工時與睡眠時間,每日更以「圖表化」方式呈現您的使用記錄,除了可供自己參考,您還可以隨時將當週的工時數據與圖表分享到 Facebook。 下載安裝資訊: 【Android 版本 9.0以上】 下載安裝資訊:【iOS 版本 11.3以上】 歡迎加入臉書粉絲團 「行醫記錄器」是我們最新開發的全自動工時記錄 App,主要的原理是以極低耗電的模式,用運用全球定位系統(GPS)自動計算工時。不必每天打卡紀錄,安裝後就會自動計算的工時。這款App是我們在「全自動即時勞檢系統」的第一項研究工具,將大幅改善傳統工時勞檢的效率;未來也會建立全台灣各種工作的即時「血汗地圖」做即時監測,做為超時過勞的員工不必等到勞檢,隨時都有工時記錄的保障。 命名「行醫記錄器」並且先以醫師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原因是:醫師為超長工時且沒有勞基法保障的職業;加上值班的制度複雜,適合挑戰、檢查這套系統的演算法。因此只要您的上班地點相對固定,不是醫療人員也可以試用。 「行醫記錄器」會將過去的工作時間全自動化地畫成圖表,並且統計近七日的實際工時以及加班工時;如果系統記錄到的工時和您的實際工時有出入,七天內可點選畫面的長條圖調整。使用者可以將過去「一週」或「一個月」的工時圖表分享到Facebook。 應用範圍與市場潛力 「行醫記錄器」的技術原理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自動計算工時,主要目標族群為醫事人員,且也能拓展應用對象為所有定點工作的工作者,如:服務業、製造業、金融業等,可提供個人與公司人資了解員工的工時與加班情況;並根據相關法規自動計算員工應領的加班費本系統自動忠實地記錄工時資料,可大幅改善傳統工時勞檢的效率,員工隨時都有工時記錄的保障,即時的工時統計可提供勞檢追蹤,政府亦可以此評估政策執行成效。 深入介紹: 1.「行醫記錄器」操作介紹 2.「行醫記錄器」更多應用與未來發展 3.「行醫記錄器」常見問題集 FAQ 相關論文 1. Assessing Physicians’ Recall Bias of Work Hours With a Mobile App: Interview and App-Recorded Data Comparison. Wang HH, Lin YH. J Med Internet Res 2021;23(12):e26763 你的工時,比你感覺到的工時多了大約10%!國衛院電子報 Ep.34 你的工時,比你感覺到的工時多了10% 會談地圖Podcast 2. Assessing User Retention of a Mobile App: Survival Analysis. Lin YH, Chen SY, Lin PH, Tai AS, Pan YC, Hsieh CE, Lin SH. JMIR Mhealth Uhealth. 2020 Nov 26;8(11):e16309. 存活分析做為評估App的商用指標 3. Automatic Work-Hours Recorder for Medical Staff (Staff Hours): Mobile App Development Chiang TW, Chen SY, Pan YC, Lin YH. JMIR Mhealth Uhealth. 2020 Feb 25;8(2):e16063. 全自動記錄工時App「行醫記錄器」簡介 媒體採訪 【康健雜誌】自我測驗 你是哪一種累?(2018年12月01日 Vol241)【康健雜誌】職場3大危機 上班族 健康拉警報(2018年08月01日 Vol237) 國家衛生研究院 Digital Biomarkers Lab 35053苗栗縣竹南鎮科研路35號 A3234室 037-206166 EXT 36383 | yuhsuanlin@nhri.org.tw